19/10/2008

兄弟象直落三擊敗 La New 熊,挺進 2008 年 CPBL 冠軍賽

必須老實說,自認為死忠象迷的我,在與 La New 打五戰三勝挑戰賽之前,比較了一下雙方戰前的先發打線與牛棚戰力,我並不看好兄弟可以擊敗攻擊與防禦數據都略優的 La New 熊,甚至在開賽前想來一篇數據比較表(幸好沒寫)說明不看好的理由;不過,很高興我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兄弟以直落三的成績打敗賽前被多數專家看好的 La New 熊、挺進了 2008 年的 CPBL 總冠軍賽!也證明了棒球不能只是看數據而已~

賽前不看好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兄弟象今年非常薄弱的長打能力。在兄弟象主砲彭政閔表示今年想力拼四割男(全年打擊率四成)、以及陳冠任目標安打王的情況下,兄弟象今年全隊只打了 38 支全壘打,遠遠落後統一的 84 支以及 La New 的 71 支,整聯盟只贏了興農的 31 支;而第四棒全年只繳出了生涯第三低的 8 支全壘打(職棒 12 年 59 場 5 支;17 年因為變電箱事件只出賽 48 場打了 6 支),雖然以 3 成 91 破了 CPBL 打擊王的紀錄,不過打點只有 60 分,長打率 5 成 35;雖然打點與前面棒次的上壘率有關,但是對一個中心打者而言這個打點數字還是有點低,特別是對彭政閔這種打者而言。



另外就是前後棒次的掩護也很重要。今年比較常排在彭政閔前後的棒次就是陳冠任與陳瑞振,這兩個棒次全年加起來全壘打只有一支,這會讓對手在關鍵時刻刻意閃躲彭政閔,把傷害降到最低。雖然兄弟象今年以速度加上維持傳統的機關槍打線獲得年度第三,不過一棒擊沈對手的威脅感並不是用盜壘戰術就可以彌補起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身為象迷,賽前我也不看好不具備長打能力的兄弟象可以打進最後的總冠軍賽。

幸好,這些數據在第一場就被徹底推翻。彭政閔面對勝投王強森的第一個打席揮擊的第一球,正是最喜歡打的外角偏高速球,這一記 138KM 的直球被掃到右外野是很標準的「恰式」全壘打;這支全壘打看在象迷眼裡當然爽,但是並不是很意外的落點。不過第二支全壘打我相信可是讓許多象迷嚇了一大跳,除了面對強森連兩打席打出全壘打以外,最令人驚訝的是這是一顆並沒有失投的內角速球,竟然被一向不善於打內角球的彭政閔拉向了左外野!以往內角速球頂多是穿越三遊的一壘安打(印象中是打成游擊滾地比較多),這支全壘打的出現可以代表彭政閔當天的狀況真的好的不得了,我相信這支全壘打的出現讓 La New 在接下來的配球更為頭痛。第三個打席換成了左投對決,我覺得那也是一記失投球在外角高處進壘,被掃成第三支中右外野全壘打證明了當天第二打席的觀察,只是也想不到狀況竟然好到連三打席都是長打!無論右投左投、高的低的、內角外角都是全壘打:


兄弟象彭政閔連三打席全壘打

我認為兄弟之所以可以連三清盤 La New 熊進入總冠軍賽,彭政閔第一場的連三打席全壘打非常重要,不僅僅是將 La New 對戰的氣勢壓下,更重要的是產生了火車頭的效應,提振了兄弟象一開賽的士氣不說,更是激勵了首次打進季後賽眾多年輕球員的鬥志!還有第二戰林明憲的逆轉兩分砲、第三戰陳致遠成功扮演第一棒的角色,這些球隊中生代的球員這次都有穩定軍心的表現,所以才會有年輕打線的優異演出以及投手的壓制;另外在季初轉到兄弟的曹竣崵對於不是很穩定的牛棚來說根本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第二場精彩的救援保住只有一分的勝利也是整個系列的大功臣,他與麥特對一向令人擔心的兄弟牛棚絕對扮演拉鋸戰的關鍵角色。

恰恰真神 連3發全壘打轟下兄弟季後賽首勝 (2008/10/17)
林明憲轟出逆轉全壘打 兄弟聽牌!(2008/10/18)
浴火重生秀 「曹大帥」領銜主演 (2008/10/18)
驚奇直落三 象挺進總冠軍 (2008/10/19)
黃金戰士復活 帶動象活絡攻勢 (2008/10/19)

PS: 象隊這3場比賽總共得到 21 分只丟掉 7 分,擊出 40 支安打,包括 6 支二壘打及 4 支全壘打,另有 5 次盜壘及 19 次的四死球,只被三振 8 次,無論在投打方面都明顯優於 La New 熊隊。

大會報告

22/Apr., 2010. Ford new Mondeo TDCi 交車


Intense Debate Comments